您好,欢迎访问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跃进” 系列学术讲座管理办法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彩生命”——厦门大学细胞...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速递    科研进展    正文

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发现“原癌基因”miR-17~92簇的新角色----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
出处: 发布时间:2016-04-22 浏览次数:

2016年4月19日,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Letters 上发表题为:“ MicroRNA-17~92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angiogenesis”的文章,揭示微小RNA抑制结肠癌新机制。

一直以来,miR-17~92簇都被视为原癌基因,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和多种类型肿瘤的预后呈负相关。但是miR-17~92簇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尚无定论。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韩家淮课题组首先构建了在肠上皮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miR-17~92簇的条件性转基因小鼠,然后通过AOM-DSS诱导结肠癌。通过对比miR-17~92簇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肿瘤发生率、肿瘤直径等指标,发现过表达miR-17~92簇转基因小鼠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揭示了相关的分子机制:miR-17~92簇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TGFBR2/HIF1α/VEGFA的表达,进而负调控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所谓的“原癌基因”miR-17~92簇在结直癌的进展过程中并非真的起到促癌作用,反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也提示,如果临床上选择miR-17~92簇作为结肠癌的干预靶点需要更为审慎。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2013级博士生马华彬和博士后潘金水医生。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35163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