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速递  实验室动态

李庆阁教授受新华网采访:优化“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实现新技术与产业化无缝对接
出处: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7-07-21 浏览次数:466

2017年7月14日,中国防痨协会中国-中亚结核病控制研修基地周年总结会暨结核病研发科技创新交流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剑君、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钟球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全面提升了中国防痨协会中国-中亚结核病控制合作水平和影响,对提高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结核病防治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室李庆阁教授

会议期间,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室李庆阁教授做了“耐药结核的分子诊断创新技术”的报告,讲述了厦门大学团队如何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研发系列耐药结核检测试剂以及实现产业化的过程。

该团队潜心研究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发明“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技术,获得中、美、欧等多个国家专利授权,进而开发出最新第三代结核耐药突变检测试剂,其中5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并获得欧盟认证,一举使我国在耐药结核检测试剂研发和转化上步入国际前列,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在此基础上,成果落地企业——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站式结核病分子诊断系统”,目前在国内得到迅速推广,并开始进入欧美和非洲市场。

在对李庆阁教授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受多重因素影响。从全球范围看,结核高负担国家大多属经济欠发达或者中等发达区域,说明结核病的发生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从结核病第一大国降为结核第三大国,明显得益于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自“十一五”起,我国在结核病的“防、诊、治、控”上加大了投入,现已开始收获早期成果。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和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进入国际前沿,例如在结核菌快速检测、结核耐药突变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中国已经是获官方认证的耐药检测自主研发试剂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李教授坚信,在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一定会实现从结核病大国到结核技术强国的华丽转身。

李庆阁教授进一步表示,作为来自大学的研究团队,能参与到结核病的研发队伍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连续支持,重大专项强调“产学研用”并重,有效促进了从研发到市场全产业链条合作机制的形成,极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效率。例如此次会议就直接将我国的研发成果通过企业推向了前台。可以预期,配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成果一定会在丝路上开花结果,造福广大人民。

新闻链接:http://api.xw.feedss.com/show/index?newsid=605510&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