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速递  实验室动态

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出处: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342

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林圣彩教授课题组在“细胞感应葡萄糖水平并调控代谢的分子机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等九项成果共同入选。该成果在1月3日已入选了由知名生物网站Bioart组织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现再一次入选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这充分体现了林圣彩教授课题组这一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以及被同行学者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肯定。

据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的“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是经22家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细胞感应葡萄糖水平并调控代谢的分子机制: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水平下降将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 (AMPK)。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由于AMP或ADP的上升,即能量水平的下降引起的。厦门大学林圣彩研究组与英国Dundee大学D.G.Hardie等合作报道了一种通过感知胞内葡萄糖代谢中间物果糖-1,6-二磷酸(FBP)的下降来触发AMPK活化的机制:FBP水平下降,便不再占据其催化酶—醛缩酶(Aldolase)上,后者改变了溶酶体膜上的质子泵v-ATPase和Ragulator复合体的构象,进而让携带有能磷酸化并激活AMPK的上游激酶LKB1的AXIN蛋白质转移到溶酶体膜表面,在此形成了能激活 AMPK的复合体,并同时抑制促合成代谢的mTORC1。该研究揭示了葡萄糖的感知通路及其控制细胞代谢状态的机制,还颠覆了AMPK的激活依赖AMP升高的范式。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17,548:112-116)。